全球讯息:科技与道德学生小论文

2023-06-11 18:20:20     互联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技与道德学生小论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如果这13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科技与道德学生小论文相关的文章。

篇1:科技与道德学生小论文

上学期,我的演讲说的是人类发展科技,并不会对地球环境造成直接破坏,其破坏的原因是人类的贪婪与自私。这次要说的,则是科技发展与道德伦理间的矛盾。这是一个当前很重要的问题,有待全人类重新思考和审视我们的所作所为。——题记


【资料图】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我们从被自然所控制变成了主宰整个地球,我们到达了食物链的顶端,我们沉浸在高科技给予的安适生活中……

不可否认,科技发展的确是造福人类的好事情,应该大力支持。但就在我们津津乐道于某人的重大发明发现,并引以为傲时,却不曾想到,科技已经在悄悄地改变地球上的所有的平衡。这种变化是非常微妙的,不易被察觉的。

本身,地球确实在自身变化,但这都是有规律的,或者说符合常理的。但最近几年来的几件事件,让我不禁感到有些担心。

克隆技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克隆技术的出现,可以说彻底打破了地球保持了上亿年的规则。虽然克隆一些濒危物种可以将他们拯救回来,但如果用到人身上,那说真的突破了道德伦理底线了:两人完全相同的人如果相见了,那会是怎样的情景?谁都试想不了,如果世界上有许多完全与你相同的人出现在你眼前,那人类将成何体统?

去年,美国一名科学家和他的团队宣布:他们成功地造出了世界首个“人造细胞”。我想说,难道他想代替所谓的上帝,成为“造物主”?其实,“人造生物”的出现已经遭到了许多人的"批判,我也认为,万一这种技术被一些分子所窃取,那人类的末日即在眼前。

再来看看高产量的秘密:转基因。转基因食品可谓是泛滥了不少发达国家。孰不知,我们只知道一味地追求高,却不知道除了改变产量,我们还改变了哪些并不曾被人们发现的东西?说不定,某种转基因食品中所含的未知特性让全人类顿时死于一场大瘟疫或中毒。

一切的一切,在我们还来不及顾及时,地球原本的微妙平衡被突然打破,我们却依然处在迷茫之中,不知道我们曾经做了无数的打破道德伦理底线的事。总之,高科技时代中我们每走的一步棋都将改变许多,以致于无法再次扭转,所以谨慎地摸索与探究,才是对人类、对地球富有责任感的表现。

【扩展阅读】

篇2:科技与道德小论文

科技与道德小论文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潜藏着危害人类自身的可能,各位,我们看看技与道德的相关论文吧!

科技与道德小论文

比如说,工业的发展可能造成水和空气的污染;克隆技术可能引理问题,击碎人类几千年文明进步所形成的家庭观念;网络技术会给渲染暴力、色情、犯罪、文化侵略等带来可乘之机,高科技犯罪、计算机犯罪将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航天技术造就了先进的军事技术,也增加了伤害人类的几率。美国一位著名科学家说,无规则的科技创新,可能会毁灭人类。原子弹可以通过国家之间制定核不扩散条约来控制,但今天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得到了发展,如果机器人失控则可能会毁灭全人类。

科学技术发展未必能带来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搞不好就造成人欲横流、物欲横流。西方国家已经出现一批青少年,他们什么都想得到,什么都不想干,没有责任意识,他们被评论为“智能强盗、经济动物、人格低下、精神空虚、道德沦丧”。

美国“9.11”事件震惊了世界,不仅在美国历史上绝无仅有,而且在世界历史上也闻所未闻。恐怖主义是一种反人类的思潮,其特征是神秘、狂暴、虚无,以非理性代替理性。当今世界最使人伤脑筋的除了艾滋病,就是国际恐怖主义,有人把它称为21世纪的“政治瘟疫”,一场永无休止的“地下世界大战”。但值得高度关注的是当代恐怖主义呈现高智能化、高科技化特点,一些高学历、高智商的人加入到恐怖集团中,他们对高科技了如指掌。

美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讲,策划“9.11”事件的人里面有高手,有智商很高的人在设计。他说,飞机撞到大楼顶部,顶部去掉一块,撞到大楼底部,底部缺一块,但大楼均不会塌。两架飞机撞的都是同一部位,三分之一部位,从力学观点看,那是能把大厦撞塌的部位。日本的邪教――奥姆就是网罗了一批高水平的化学专家、物理专家、电脑专家、医学专家,制造了日本东京地铁毒气恐怖事件,造成了几百人死亡的惨剧。

恐怖组织在进行恐怖活动时不仅利用最先进的交通、通信工具和最新式的武器,而且还直接利用网络高科技手段对攻击对象实施网络恐怖袭击。在1993年和1994年,被美国联邦政府司法部称为“计算机”的凯文米特尼克就利用网络多次进行恐怖袭击,窃取了价值高达几十亿美元的数据文件和信用卡账号。由于网络恐怖袭击具有低成本、破坏性大和隐蔽性强等特点,因而受到意大利的“红色旅”和法国的“直接行动组”等恐怖组织的青睐,导致近年来网络恐怖袭击事件大幅增加。

国际恐怖主义现象归根到底是在全球化进程中国际社会贫富两极分化,以及西方与非西方文明矛盾冲突空前激化的极端表现形式。分析“911”等恐怖事件,我们应对道德教育进行深思:人类必须学会共处,国家必须学会共处,民族必须学会共处,人与自然更需要学会共处。学会共处,根本一点就是要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特别要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贪欲心理。有学者指出:“培养21世纪的公民,我们必须不断设法帮助学生学会用他人的眼光、心理、心态来看待事物”,“建立一种要求我们为地球上人们更好地生活负责的价值体系。”因此,要培养青年学生的全球意识,对青年学生进行和平主义和共同发展教育,使青年学生学会关心和尊重他国人民的幸福和命运,树立全球、全人类共同利益的`观念。

高科技要有高素质的人掌握,人的素质是根本。如果人的道德水平和人文修养不高,其科技水平越高危险就越大。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当上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位新老师来到学校,他就会交给那位老师一封信,信中这样说:“亲爱的老师,我是纳粹集中营的一名生还者。我亲眼看到过人类所不应当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妇女和婴儿被受过高中或大学教育的人枪杀。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被用于制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在能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

科学技术发展应当有利于社会进步,而不能违背人类的根本利益。法国思想家卢梭曾经担忧地讲,随着科学和艺术的光芒在我们天边的升起,德性也就消失了。当今世界最大的危险不是原子弹,不是核云盖顶,而是人类道德的堕落;最大的残疾不是身体重要部件的残疾,而是人类心灵的残疾。科技固然重要,道德比科技更重要。高科技应该给社会带来财富,给人类带来幸福。任何高科技都有两面性,被素质不高的人利用,就会给社会和人类带来灾难。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我们对人类具有更高的道德责任感。

篇3:学生科技小论文

人们平时吃饭的时候,使用的筷子一般都是木制的,这样我们国家的木材将会急速减少?而且每天我们吃饭时都要喝汤,大人是使用汤勺,可是小孩子不会使用汤勺,所以就要拿吸管给他,你在吃完饭后如果习惯使用牙签,可是这样的话,你吃饭时的 就会有很多吃饭的用具,这样就太麻烦,我带着许多问题,想发明一种里边是空心能够节约木材,同时又能够拥有多功能的筷子。

为发明出这种多功能筷子,我亲自动手反复实验,以下就是我实验的过程:首先要解决筷子里空心的问题,如何将筷子里钻一个洞呢?为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就做几个方面的`测试(1)我拿一个锤子来把这跟筷子砸出一个小洞可以吗?通过实践,由于锤子太大砸不出小洞,所以这个办法不行;(2)我拿个小钉子,想通过锤子的击打来把筷子砸出个洞,可是不行,这样反而把钉子给打进去挖不出来。(3)那么把钉子放在筷子上,用钉子的尖部,再利用旋转的原理来把筷子里钻出个洞,这个办法行吗?经过尝试,这个办法既可以使筷子里钻出个洞,而且还可以防止钉子挖不出来的问题,第一个难题终于解决;然后第二个难题迎面而来,牙签该怎么放进筷子里呢?为解决这个难题我又做以下的几个尝试:(1)可不可以直接把牙签放进去?不行,通过实验,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把牙签给倒出来。(2)拿一个盖子盖在筷子上可不可以?不行,因为下面的是被封住的,而且这样盖子很容易盖上后,拔不出来,所以这个办法被否定。(3)如果把盖在筷子上的盖子上钻个洞呢?经过实验,这样既能把牙签放进去还能把方便的倒出来使用,所以这个办法被证实成功。终于把第二个拦路虎也给解决。终于只剩下最后这个最难的题目,吸管到底该怎么放进去?带着这个难题我查许多资料也做多个的实验(1)我先把吸管放进去,行吗?通过尝试,由于底部是封住的,吸管透不出去,这样就喝不到汤水,所以这个办法不可以用。(2)那再把下面钻出个洞?不行,这样吸管很容易掉下去,弄脏,所以这个办法行不通。(3)那把下面也钻开来,再用盖子,盖上行吗?通过尝试,这样既可以喝到汤水又方便,而且又不会弄脏。所以最后的一个难题终于解决,我通过千辛万苦,终于把这项发明做出来。

科学无处不在,只要你放亮眼睛细细观察,有许多新的科学就在你的身边,只要你认真摸索,身边的任何一件普普通通的事,只要你好奇、爱动、爱想,身边你发现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成为伟大的科学成果。

篇4:学生科技小论文

有些同学把写科学小论文看得很平常,认为是科学工作者的事,对我们少年儿童是高不可攀的。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同学们不仅能写而且可以写出质量较高的论文来。

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是指作者根据所制定的科研项目和确定的科研课题,通过实验、观察等手段,获得大量的科学数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学结论,从而写出的科研报告。同学们写的科学小论文,比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要短一些、浅一些。

科学小论文实际上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靠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现在我就来说一下我的小论文:

前几天,叔叔阿姨们就送来了好几盆花和几株树。门口、客厅里、房间里和阳台上都摆上了盆景。我对爸爸说:“我们家都有成植物园了,摆那么多的植物干吗?”爸爸笑着说:“植物能制造气氛,净化空气,人和动物谁都离不开它们,离开了它们都有不能生存。”人或动物离开植物后不能生存?为什么人或动物离开植物后不能生存?我将信将疑。决定做几个小实验来证明这个问题。

星期天,我从车库里抓来两只老鼠。Www.133229.COM这两只可怜的小老鼠即将成为我的实验品。它们不停地挣扎着,圆溜溜的一次性薄膜桌布小眼睛瞪着我。我把第一只小巧玲珑老鼠放在一个大鱼缸里,用把玻璃瓶封得严严实实的,生怕瓶里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相通。我仔细地观察着,只见小老鼠沿缸着壁,绕着缸底快速地向前窜。咦,小老鼠不是活得好好的吗?难道爸爸说的不是真的?可是,没过几分钟,只见小老鼠绕圈的速度越来越慢,直到停滞不前,奄奄一息的样子。顿时,我把一次性薄膜桌布轻轻拿开,捉出第一保小老鼠,放进第二只小老鼠,又搬入了四盆枝繁叶茂的植物。然后轻轻盖上一次性薄膜桌布。我不停地拍打鱼缸,只见小老鼠惊慌地乱窜。过了好久也没要咽气的样子。这个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输送动物所需要的氧气。

为了进一步证明人类和动物对植物的依赖性。我来到我们家附近一个饲料加工厂。那儿的空气里到处弥漫着一股哝哝的灰尘味,熏得我直咳嗽。我感到十分难受。然后,我又跑向我们家屋后的一片竹林里,那是一个空气新鲜的地方,我感觉极为清爽。这个实验证明植物可以净化空气。使人呼吸顺畅。

这两个实验证明,人类和动物的生存与植物有密切的关系。这其中到底有多大的科学道理呢?我还到上网查询,总结出以下几点: ① 人必须依靠植物提供氧气,只有植物才能制造氧气。如果说一个人几天不吃饭、几天不喝水且有一息尚存的话,几分钟就可能性命难保,氧气可是人生命活动的第一需要呀!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约2万多次,吸入氧气0.75千克,呼出二氧化碳0.9千克。 ② 动物与植物的呼吸,物质的燃烧,也都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这样一来,空气中的氧气不就一天天增加么?不!天地间之所以没有产生过这种危机,就是因为植物既是天然氧气“制造厂”,又是二氧化碳的“广阔市场”。 ③ 有人做过统计,1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能制造氧气750千克,吃掉二氧化碳1000千克。所以算起来,只要有10万平方米的林木,就可以供给一个人氧气的需要量,并把呼出的二氧化碳吸收掉。因为有植物源源不断地补充氧气,空气中的氧气才能保持基本恒定。相反,如果没有植物,地球上的氧气只要5左右的时间既可以用完。

所以,人类和动物能够维持生命,活动时所需要的氧气,必须归功于绿色植物。植物与我们人类和动物的生命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在此,我呼吁全社会的人们不要再砍伐植物,让植物成为我们最好的朋友。

篇5:科技发明学生小论文

最近这几年,大家觉得天气一下子就变热了,原本凉爽的秋天现在几乎要到10月下旬才开始,8月份最热的天居然达到了40度以上。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人类自己惹的祸。

随着人类高科技发展进程越来越快,科学随之产生的副作用逐渐体现出来,全球变暖就是一个例子。天气炎热,在酷暑里泡空调成为了一项新的“业余爱好”,但人们可曾想过,空调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空调排放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甲烷,输送到外面,甲烷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气体。同时,空调还会浪费掉许多电,所以要尽量避免用空调,适当即可。

而另一个原因就是:二氧化碳!汽车尾气与工厂废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最可能导致温室效应(即全球变暖)现在汽车逐渐增多,据有关方面统计,到21世纪,汽车在全世界已有7亿辆,大量的尾气严重影响着我们,咳嗽,喉咙发炎……最重要的是全球变暖。有人统计,美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达到了20吨一年!中国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排放量也有2.51吨一年!我们周围的环境在恶劣地变化。

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森林锐减,水资源破坏,生态链严重被破坏,大量土地贫瘠,水污染严重,据统计全世界10%的河水被污染,新鲜的淡水供应成了问题,同时由于矿物质被大量使用,燃烧出的CO2气体导致了大气污染,同时臭氧层被严重破环,南北极出现臭氧层洞,加剧了环境的恶化。这样恶性循环的话,最终会导致人们的生活被严重影响。

这样一来的悲剧是什么呢?当然是显而易见了!天气加热,海平面上涨,南北极冰川融化,海滨城市,岛国被淹。这一切,都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实验证明,以后300年,海平面将上涨半米多,这还是最乐观的数据。再过7年,全球变暖将会无可逆转地持续。更可怕的是,由于北极冰融化,降雨量加强,大量淡水汇入北大西洋,破坏了墨西哥暖流,一旦墨西哥暖流被切断后,欧洲西北部温度将会下降5—8度之多,从而造成的影响,很可能引发新的冰河时期!定看过《后天》这部电影,剧中的情景正是几百年后对我们地球的一个真实写照:龙卷风,冰层断裂,温度急剧下降,冰风暴,冻雨,地震,洪水,海啸……这并不是疯狂的幻想,如果人类不停止毁坏环境的话,这将成为现实!全球变暖不仅仅是天气变热,更会牵连出许多负面影响!

为了拯救地球,我们应该尽量做到:不开空调,使用回收环保纸张,舍弃肉类(牛排)食品(牛消化中含有一氧化二氮,如果你转为素食主义者,每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减少1。5吨!)不用塑料袋,乘公交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实环保并不难,只要你支持环保,就是你给这个星球的最好礼物,不需要太多言辞,只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就会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如今,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纷纷行动起来,我们虽然也采取了行动,但,对于一个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这一点,还是不够的。

所以,警惕全球变暖,是全人类为了挽救地球的唯一方法,有人也许会说:我们不是可以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答案虽是肯定的,但那又能容纳多少人呢?有人说:治理温室效应的资金太大了,对金融来说是天价。但,如果一直拖延,最终的结果,是我们的地球面目全非,别说金融,就连自己的生命也难保啊!所以环境保护不应只停留在口头上,而要真正付之与行动了。

篇6:科技发明学生小论文

谈到放大镜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视距离小得多的会聚透镜。物体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正比于物对眼所张的视角。视角愈大,像也愈大,越能分辨物的细节。移近物体可增大视角,但受到眼睛调焦能力的限制。使用放大镜,令其紧靠眼睛,并把物放在它的"焦点以内,成正立虚像。放大镜起放大视角的作用。

早于几千多年前,人们已把透明的水晶或透明的宝石磨成“透镜”,这些透镜可放大影像。也成为凸透镜。

放大镜主要是由固态镜柄和可视性透镜构造而成的,玻璃——一种透明的固体物质。广泛应用于建筑物,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且不可回收。此次的论文就是围绕玻璃进行的。

众所周知,放大镜所用的可视性透镜一般是由玻璃做成的。玻璃不仅造价高,而且废弃的玻璃作为世界各国环保部门共同的难题之一,废玻璃本身就是固体垃圾,也是对人类的一项威胁。制造放大镜难免会有废弃的玻璃,而那些废弃的玻璃也不可回收,我觉得这是一笔极大的浪费。何不换一种方向思考:把玻璃调换成另一种材质——平滑的高透明度薄塑胶塑料——可回收再利用,且造价低,价格实惠。

有人会说:把玻璃调换成塑料会妨碍放大镜的使用,达到反效果。这样虽然节省了材料,却改变大大地改变了放大镜本身的用途。

但是,我还没说完:虽然把玻璃调换成平滑的塑料会改变放大镜的用途,但是我也想出了对策——往两片镜片间的隔层里注满水,水可以起到放大物的作用,于是——我便有了这个大胆的想法。

这个想法源自我的生活中偶然的一个小发现。

记得那是在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酷暑难耐,有很多同学爱买那种进口矿泉水,我也不例外。瓶身的形状不同于康师傅矿泉水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它是完完全全的和医用吊瓶一样的平平整整,透过水瓶可以看见上面的营养成分表,而且字体又大又清晰,手捏在水瓶上还可以清晰地看出指纹。而把水倒出来后,看到的事物便与平常无异,这是为什么呢?我做了个简单的小实验:A组:把同一个矿泉水瓶剪下一部分,然后滴一滴清水进去,往下面垫一张报纸,看看报纸的字体有没有变化,是否清晰。B组:同样的把同一个矿泉水瓶剪下一部分,直接放在报纸上,看字体有没有变化。而得到的结果却是:A组的字体确实放大了,但是却因为水是液体而摇曳不定,看的不是十分清楚。B组的字体没有变化。我想:如果水没有摇曳不定的话,那么是否可以将报纸的字体看得更加清晰?说做就做,我拿出了一个0。5厘米高的正方形的固体封口透明模具,注满水,把盖子盖上。果然,水没有摇曳了,把模具放到报纸上,报纸的字体不仅被放大了,而且十分清晰。

综上所述,说明了用塑胶代替玻璃成为放大镜的可视性透镜这个想法是可行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想法可以实现。

篇7:道德与法治小论文

谈到法律,总会给人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其实,法律与道德、习惯、宗教、纪律一样,都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正是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这个社会才变得有序;正是由于法律的存在,我们的权利才得到应有的保障。

我们青少年现在都会对电视感兴趣,而在电视上就有一个节目就是说法律,并且也为我们播放了一幕幕残忍、血腥的场面,其中有一个故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一个小女孩,父母离异后和父亲、继母生活在一起,继母对她很不好,经常虐待她,最终打残了女孩的胳膊,继母因此而被判刑这个法律事件引起我们的深思,虽然这是一件小事,但女孩也受到法律的保护,继母不懂法,因此导致了这场悲剧的产生,通过这件事,就更加明确了我们中学生应该学法、守法,更加要传法的义务,让我们周围的人懂得一些法律知识,来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

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更要有坚定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信念,树立远大理想,确立人生的奋斗目标,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勤学苦练,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党的方针路线指引自己;用优秀思想文化影响自己,激励自己;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努力提高知法、用法,守法和护法的水平,让法律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

国家也为保护我们青少年而制定了多条法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都是为维护我们青少年的权利和利益而制定

的,但是有的同学却偏不遵守法律的规定,漠视法律,胡作非为。如在校抄作业、打架斗殴、考试作弊……这不仅是违犯了法律,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对其他认真学习的同学的不公平,这样做会导致某些同学成绩下降,法律意识淡薄,将来走上社会也是社会的一个污点,也可能会因此赔上了你的一生,所以我们要积极遵守法律的规定,支持党的决定,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有意义,也会活得更加精彩。

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是维护自己权利的武器,同时又是规范自己行为的社会准则,因为权利在规则中行使,义务在规则中履行,自由在规则中产生,所以让我们与法制同时,让法制与我们同行,一直伴随我们成长。

篇8:科技小论文

今天与外婆在体育馆锻炼身体,锻炼完了该走了。忽然外婆遇见了老朋友,叫我在旁边稍等片刻。我的脚东走走西走走,我便走出大门,欣赏荷叶。

在我身旁的小弟弟把水倒在荷叶上,那瓶用来装饮料了。我把头往那荷叶一瞧,水不见了,是被吸了还是咋了?难道是流出来了,不不不可能,那荷叶就像是我们吃饭时使用的碗不可能流出来的,这其中一定有奥秘。于是我就回家寻找着其中的奥秘,问妈妈,妈妈肯定不会,问爸爸,爸爸他说不知道。只能靠自己了。

我走进新华书店去寻找这其中奥秘,我翻开所有学的书,但里面始终没有叶的任何资料。呀,我怎么没想到呢!电脑呀。

我急忙回家打开电脑来查询这个奥秘,啊终于找到了原来荷叶的也叶面上布满一个紧挨着一个的“小山包”,“山包”上长满了绒毛,好像山上密密的植被。“山包”的顶上长出了馒头似的“碉堡”凸,。因此,在“山包:的凹陷处充满了空气,这样就在紧贴的叶面上形成一层极薄的只有纳米级的空气层。由于雨水和灰尘对于荷叶上叶面的这些微结构来说,无异于庞然大物,正是具有这些微小的双重结构,使荷叶表面与水珠儿或尘埃的接触面非常有限。因此,便产生了水珠子在叶面上滚动并能带走灰尘的现象。

经过了这次调查,使我懂得了这个道理,并且告诉我们了生活类似的现象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动脑筋,去了解,去观察,去发现。奇幻的奥秘等着你来发现。

六年级:紫小月幽魔灵

上一篇:醉花阴 下一篇:《春夜喜雨》改写 相关推荐 易烊千玺 月亮离我有多远作文800字 鸭妈妈带小鸭子过马路 的第一场雪 三爱三节 剪纸的故事 我的老师作文_以老师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葡萄作文_葡萄的自述600字 我是一棵大树作文500字 留守儿童给父母的一封信800字 《光之塔》观后感450字 童年趣事——洗盐作文500字

篇9:科技小论文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勤俭质朴的优良传统的民族,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保持着这一种良好的作风。无论是在生产劳动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也都体现出这个特点,总要力图以最节省的方式,尽可能办好每件事情。正是由于这一良好思想观念,我们才懂得去节省能源。能源问题对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大规模开发,能源紧缺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我们国家到目前为止仍旧提倡节俭的作风,在奥林匹克场馆的重大建设中,国家就是从实际需要考虑,提出了“节俭办奥运”的口号;在今年的55周年国庆相继提出“节俭办国庆”的口号。我们国家就是从顾全大局的角度出发,从节省能源方面做到勤俭的作风的。节省能源能够减少开支,促进经济的增长,还能够保护自然环境,也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先决条件,更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

在城市的夜晚,公路的两旁都亮着密集而又整齐的路灯,看上去宛如一条巨龙腾空,虽然这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但是许多时候这些路灯的光亮都白白浪费了,因为很大一部分时间里,路上是空荡荡的,这种情况尤其出现在经济、交通不是很发达的地区。电力资源的极大浪费,给这些地区的经济带来负面影响,无一利而有百害。那么,有没有既方便晚上行人和车辆通行,又节省能源的自动控制装置呢?

节省能源,实际上就是尽可能减少能源损失。偏僻的公路上,交通流量极少,长时间的打开路灯,不管是有车辆,还是没有车辆,有行人,还是没有行人,都造成能源的极大的浪费。即使有车辆经过,也不应该全线路灯都开亮,只应在车辆行驶的有效范围内打开路灯,否则那会造成多么巨大的损失!行人在路上走路也是如此,只应在行人走路的相应范围内打开路灯,满足照明的需要即可。如何分辨是否有人在街上呢?

我们能够利用一种仪器,当有人或车在街上时,路灯会自动响。那么这个感应器不能是通过声音产生的空气震动控制的,而是要通过车辆和行人对路面的冲击和压强而产生的路面震动控制,这两种震动是不同的,否则就会阴差阳错,说不定是动物的叫声,路以外的喧哗声就把灯亮了,同样达不到节省能源的目的。倘若车辆、行人发出的声音很小,灯不会亮呢?那么就形同虚设,毫不起作用。汽车的行驶、行人的走路,自然而然会对地面产生冲击和压强,使路面震动,这就能够利用路面的震动来控制路灯亮还是熄灭。这个装置就是利用冲击和压强产生的震动来控制路灯的,能够起到很好的节省能源的作用。

发电需要消耗许多资源,节约用电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电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在家里使用电冰箱时,省电的做法是:

1、不要放很多食物在冰箱里

2、不要反复开关冰箱门

3、在摆放冰箱时,在两边和后面留出空间,帮助冰箱散热

4、不要把冰箱与微波炉等电器放在一起

中国是电池生产大国,更是电池消费大国。现在各种电子产品层出不穷:手机、MP3、快译通、电子计算器、电子手表、照相机等等,数不胜数,这些产品都需要使用电池。而使用后的电池如果不集中处理,随便丢弃,将会对环境造成很严重的污染,比方说,一粒废钮扣电池就能污染60万升水,可见其危害有多大了。在用完电池后,我们能够把废旧电池运送到专门的废旧电池处理中心,让他们帮我们回收利用。这样不仅能够减少电池的污染,还能够第二次利用,一举两得。

在我们发展经济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了保护能源的重要性,节省能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篇10:科技小论文

【“白气”是什么】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见许多“白气”,我们都以为这是水蒸气,是吗?

带着这个问题,我看了《神奇校车》中《水的故事》这本书,通过阅读,我知道“白气”并不是水蒸气,二是由水蒸气变成的一颗颗很细微的小水滴漂浮在空气里。

当我高兴地告诉妈妈我的这一收获时,妈妈却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妈妈带我来到厨房,在烧水壶内装了半壶水,开始烧水。在水快要沸腾时,我们就看到在壶嘴和壶盖处出现了不少“白气”,看到这儿,我很激动,妈妈却说:“再等等”。

水终于沸腾了,妈妈让我观察壶嘴处有什么,“有很多白气啊!”我回答道。“你再看看最靠近壶嘴的地方,那儿有什么?”于是,我认真的观察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却发现那儿什么也没有。

妈妈笑着说:“孩子你看,我们假设这些‘白气’是‘水蒸气’,那么这些‘水蒸气’是从哪儿来的呢?”

“当然是从壶嘴里喷出来的了”,我连忙回答道。妈妈继续发问:“既然是从壶嘴里喷出来的,那为什么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没有‘白气’呢?”

是啊,为什么呢?我正在沉思时,妈妈拿起家里的菜刀放在最靠近壶嘴,原先没有“白气”的地方,顿时,菜刀附近形成了一大团“白气”。

妈妈看见我惊愕的样子,就不在卖关子了。

她告诉我:“壶嘴处大量的‘白气’,并不是水蒸气,而是由壶嘴中喷出的看不见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珠’,离壶嘴最近的地方反而没有‘白气’,是因为这儿温度较高,水蒸气不易变成小水滴。后来我们把菜刀放在最靠近壶嘴处,使得这儿的温度下降,热的水蒸气就能变成小水滴了。”

现在我终于知道我们平常看到的“白气”,并不是水蒸气,而是又水蒸气在遇冷的条件下形成的小水珠而已。

冬天我们嘴里之所以能呼出“白气”,其实是嘴里喷出了温度较高的水蒸汽,遇到冷空气变成的。洗澡时,镜子之所以汇编模糊也是因为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子变成的。

哈哈,真开心,我不仅仅知道“白气”,更是在实验中认识到,“白气”的形成条件是水蒸气遇冷,当然,这一收获更能用来解释生活中遇到的所有白气”形成原因。

篇11:科技小论文

摩擦三兄弟

摩擦三兄弟就是指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它们都是摩擦家族的成员。

说起摩擦,大家一定不陌生,因为摩擦是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和摩擦打交道。我们走路、吃饭、洗衣服依靠摩擦;各种车辆的行使依靠摩擦,机器运转离不开摩擦;就是建造房子也离不开摩擦。

假如没有了摩擦,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真是不可想象。可以说,摩擦是我们人类离不开的好朋友。但是在很多场合,摩擦三兄弟扮演着“不受欢迎”的角色。

在现代汽车中,20%的功率要用来克服摩擦;飞机上的活塞式发动机因摩擦损耗的功率要占10%,就是最先进的涡轮喷气发动机也要为克服摩擦损耗2%的功率。世界上有数以万计的汽车、数以万架的飞机,这样每年要有多少燃料被白白浪费掉,真是可惜。

但更为严重的是,摩擦还会造成机器零部件的磨损。据报道,英国在这方面损失每年要超过20亿美元。摩擦除了导致磨损之外,还会使航空和航天器过度发热,这更是现代科技遇到的又一难题。

当飞机着陆的时候,闸阀和闸轮会摩擦产生红热现象,这样的高温使机闸材料变软、变质,一幅价格昂贵的闸瓦和闸轮,往往只使用了几次就报废了。

当宇宙飞船返回地面的时候,由于高速船体与空气之间的摩擦,会使整个船体成为一个通红的火球,为了保护飞船里的宇航员和各种仪器设备,人们不得不付出昂贵的代价,用耐高温的特种合金制造船体,并且还在外面加装了耐高温材料。

为了能驾驭摩擦,让摩擦三兄弟为人类更好地服务,人们一直进行着艰苦的研究和探索。早在15世纪,达·芬奇就开始了对摩擦的研究。到17、18世纪,法国形成了一股摩擦研究热,库仑根据达·芬奇的想法完成了摩擦起因的凹凸说。到了18世纪上半叶,有人又创立了分子说。进入20世纪后又出现了粘合说。

可以说有关摩擦起因的争论还在进行着,凹凸说、分子说和粘合说都持之有理,言之有据,究竟怎样圆满地解释摩擦的起因,还一直是一个很活跃的研究课题。

篇12:科技小论文参考

科技小论文参考

青少年科技活动充满趣味性、探索性、好奇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展科技活动是贯彻实施以培养创新意识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科技小论文是科技活动的总结,是在科技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演绎推理、类比想象、抽象概括,从而得出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新规律、新理论、新假设等结论。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索,了解和学习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科技素质和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我在开始从事科技活动辅导以来,就如何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点成效。

一、提高认识,激发兴趣,消除科技小论文的神秘感

首先,坚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备课时,选择教学内容要突出科技知识,并及时将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改革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重视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和科技史教育。比如在学习铁的性质时,介绍α-fe2o3和γ-fe2o3在录音材料上的重要用途,学生往往热情高涨,感到科学技术离他们并不遥远,从而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

其次,通过讲座、板报、科技知识竞赛、科技读书笔记比赛、科技手抄报比赛等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对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巨大影响。

第三,向学生介绍一些他们熟悉的短小精悍的优秀科技小论文,揭开科技小论文的神秘面纱。例如,联系生活实际介绍获全国一等奖的科技小论文《水浮莲净化污水的观察与调查》、《银杏快速培育的实验》、《音乐对某些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等,联系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变废为宝利用柑子皮水解后进行银镜反应的科技小论文《柑子皮的妙用》以及《蓟草可解烟毒》、《禾苗枯萎之迷》等科技小论文。这些通俗易懂的例子说明科技小论文的写作并不是高深莫测、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同时也为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二、联系实际,选好科技小论文的写作题材

第一、引导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我们是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所以要放手让学生自己选题,这样才能选出学生感兴趣的、能独立完成的好题材。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学校培养的目标是合格的学生因此,我指导学生选题的要求和原则是:面向学生,立足农村,服务农村,选择身边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比如,我指导的获奖科技小论文《流动灌溉——马蹄优质高产试验》、《龙眼罩网防果蝠实验》、《油茶树抵御砖厂污染的调查》等题材都是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产生活中选择的,其实践结果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立足农村选择的题材所需实验条件简单易行,适合学生今后在小学教学中开展科技活动。

第二、选择的题材要具有新颖性。选择新颖的好题材意味着科技小论文的写作成功了一半。我首先是在学生中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积累科技知识,引导学生用科学眼光观察生活,大胆质疑,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和科学问题,从多种角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筛选提炼论文题材,确定实践方案。其次,还结合具体例子说明科技小论文选题的方向和规律。例如,《肉桂驳枝繁殖试验》的“驳枝繁殖”、《人工上篱种植绞股蓝试验》的“人工上篱种植”、《生姜倒种优质高产》的“倒种”、《西瓜嫁接栽培试验》的“嫁接栽培”、《竹荪的室内栽培试验》的“室内栽培”、《磁化水对几种花卉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的“磁化水”等等,代表了科技小论文选题的一般方向和规律,都是优秀的选题。

第三、了解不宜选择的题材。除了青少年科技活动规定不宜选择的如药物、药理、药效等题材外,我认为需要时间较长的、不具备实验条件的、不符合青少年学生特点的题材也不宜选择。

第四、选题宜早不宜迟。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开展科学实验,查阅图书资料以及论文的写作修改。我指导学生写作的获奖科技小论文的题材一般都是学生提前1年甚至2年就选好了的。

三、明确要求,规范格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严格地说,科技小论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科技实践活动的结晶。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据了解,许多科技小论文在各级评比中落选的原因,是内容和格式不符合要求,或者是数据材料不足,尽管学生和辅导员都作了大量的"实践工作。因此,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之前,必须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科技小论文的选题要求、实验数据记录的方法和要求、写作的格式等等。这样才能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科学实践活动,作好原始记录,为科技小论文的写作做好准备。此外,还要使学生明确一篇好的科技小论文,应该有一定数量的图表和照片等直观说明材料,才能更好的体现真实性,增强说服力。

四、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分析归纳,提高科技小论文的质量

如何依据诸多个别的实验考察的现象和数据记录得出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结论?这是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至关重要的一步。

首先引导学生根据科技小论文的主题对实验考察的现象和数据学会分辨取舍,去伪存真,归纳出一般结论。其次,指导学生查阅图书资料和运用学到的科技知识进行演绎推理,从一般结论得出特殊的新观点、新发现、新方法、新设想等。最后,指导学生运用类比思维将上述的特殊结论进行推广,从而得出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新结论、新规律,运用想象思维对原始的朦胧的观点、设想进行加工、改造,突破时空限制,得出创造性的结论。这样,既提高了科技小论文的质量,又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五、刻苦钻研,认真总结,不断提高辅导水平

1. 刻苦钻研,虚心请教,是提高辅导水平的主要方法

我开始从事科技活动辅导的时候,对科技活动了解甚少。由于我校将青少年科技教育定位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浓厚的科技活动氛围激励我认真系统地学习有关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内容、途径和要求。尤其是我校教务科陈勇副科长和贺州市教育局原科技活动专干高兴平老师的热心指导,使我的辅导水平产生了质的飞跃。我辅导学生写作的科技小论文获县二等奖。这极大地增强了我指导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信心,同时也有了更强的责任感。为了进一步提高辅导能力,我先后参加了计算机培训校长主要课程进修,现在正在学习中。

2. 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需要有热心、耐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就拿我指导学生完成的一文来说,虽然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做了大量的实践工作,但写出的初稿过于简单,尚不足300字。于是,我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到实验数据的记录,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到图书资料的查阅,一一指导学生改进,其间八易其稿,整个辅导过程倾注了我大量的心血,花费的精力决不亚于自己撰写一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的学术论文。有人问我这样做值得吗?我笑之以答:“这是一名科技辅导员的职责。只有全身心投入辅导活动中,才有可能辅导出好成绩,辅导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3. 勤于动笔,善于总结科技活动的经验教训

19xx年,我在辅导学生科技活动中受到启发而设计的一个创新实验,获语文老师实验大赛二等奖。20xx年,我将辅导学生科技活动的一点做法和经验整理成文章参加第八届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比赛,获三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对我辅导学生科技活动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是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的榜样和动力。

总之,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是一项艰辛而又繁琐却富有意义的工作。教师虽然不是科学家,但应该是科学家的引路人

篇13:科技小论文

观察周围运动着的物体,我们看到它们中的大多数终归会停下来。看来宇宙间运动的总量似乎在养活整个宇宙是不是也像一架机器那样,总有一天会停下来呢?但是,千百年对天体运动的观测,并没有发现宇宙运动有减少的现象,十六、七世纪的许多哲学家都认为,宇宙间运动的总量是不会减少的,只要我们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物理量来量度运动,就会看到运动的总量是守恒的,那么,这个合适的"物理量到底是什么呢?

法国的哲学家笛卡儿曾经提出,质量和速率的乘积是一个合适的物理量。速率是个没有方向的标量,从第三节的第一个实验可以看出笛卡几定义的物理量,在那个实验室是不守恒的,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最初是静止的,速率都是零,因而这个物理量的总合也等于零;在相互作用后,两个物体都获得了一定的速率,这个物理量的总合不零,比相互作用前增大了。

后来,牛顿把笛卡儿的定义略作修改,即不用质量和速率的乘积,而用质量和速度的乘积,这样就得到量度运动的一个合适的物理量,这个量牛顿叫做“运动量”,现在我们叫做动量,笛卡几由于忽略了动量的矢量性而没有找到量度运动的合适的物理量,但他的工作给后来的人继续探索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 科技小论文以上

★ 浅析科技与道德的互动关系

★ 小学生科技小论文

★ 科技小论文的范文

★ 科技小论文800字

★ 物理科技小论文

★ 初中科技小论文

★ 科技小论文的范文400字

★ 初一作文:科技小论文

★ 初中话题作文:技小论文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