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成都是个“运动员”
我曾经是个伪球迷,那是年轻的时候,热衷看球赛尤其是足球比赛。所谓“伪球迷”,就是不太懂球,不懂却爱看,爱得毫无来由,爱得糊里糊涂。伪球迷主要指足球球迷,一般是女球迷。那时我就发现,成都的伪球迷何其多也。当然,真球迷也多。无论真伪,大家球场边一坐,电视机前一歪,各种欢乐不一而足,球场上的人浪、欢呼、哨声、高歌,电视机前的啤酒、美食以及同样的欢呼、尖叫,那叫一个快活。所以那时,即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成都的各种球类赛事很是热闹。
现在回头看,那里面潜藏着成都的体育基因、运动基因,换句话说,成都不单是会吃的“美食家”、会耍的“生活家”、会唱会跳的“艺术家”,也是充满活力的“运动员”。
(相关资料图)
人都说,成都茶馆多、餐馆多,相对应的,成都爱喝茶、爱美食的人之多,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其实,成都爱好运动的人也多。我过去和现在住的小区,附近都有绿道,无论春夏秋冬,不管工作日还是节假日,每天早晨和晚上,绿道上总有人跑步、骑车、打拳,而且其中多有年轻人。
在一个城市里,有很大比例的市民热爱运动,就可以说,这个城市的血脉里有一股蓬勃的生机、向上的力量。成都人对运动的理解也颇有成都特色:运动是一种生活享受,运动是一种心理疗法。
我的一个前同事,当年在报社是一员“虎将”,这几年闲了下来,除自驾旅行,常在城里骑车顺着各条绿道和骑行道漫游,一边骑行,一边拍照,顺带野餐。我对成都各个片区的绿道、骑行道的认识,便来自他在微信朋友圈的分享。骑行加野餐,在成都是常见的风景。
我的一个大学同学有两个小孩,一个上初中,一个上小学。这位父亲对小孩的教育和陪伴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督促读书,再就是陪着打乒乓球。我这位同学可谓尽心尽力,业余时间大部分用来给孩子当陪练,并持续多年。一个性情散漫,用成都话可叫作“散眼子”的人,在这件事上咋这么孜孜不倦?一次同学聚会上他对我说,他不指望小孩当上运动员,只希望运动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让他们拥有积极的心态,实现身体心理双重健康。
总之,成都向来有运动细胞,只不过这个“运动员”的身份被其“美食家”“生活家”“艺术家”的光环给遮蔽了。此次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落地成都,总算让人们注意到,成都人民的运动热情也很高昂。
前些日子在凤凰山体育公园举办了中超联赛,满场观众的各种助威让人大开眼界、心潮澎湃。成都球迷场内场外上演的一幕幕好戏,一点不输赛场上的精彩。那场球我本来也想抢个票,再当一回伪球迷,谁知一票难求,未能如愿。
大运会在成都举办,成都人民自然特别高兴——一是又有精彩赛事可享受了,二是体育场馆、体育设施更多、更完善了。
今年春天,我和家人专门去了一趟东安湖体育公园,那里是大运会的一个比赛场地,当时刚竣工不久,已经被成都人当作运动休闲的公园。大大小小的孩子被家长带到那里,骑车、轮滑、打球、划船,呼呼喊喊,一派生机。
也是今年春天,一天晚上我和家人到一条绿道上散步,碰上一个新建成的室外篮球场刚对外开放。虽是夜晚,球场内外人头攒动,打球的、看球的,热火朝天,不是比赛,胜似比赛。不多会儿,一个年轻的工作人员往我手里塞了一张宣传单,说球场每天早晨8点开门,打球不收费。“来打球啊!”
我谢了他。球,我不会打,但这个氛围,我喜欢。
(作者:袁 远)(袁 远)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