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长治讯: 群众在家门口能致富、企业在共建中稳定发展……这种“村企联建”“相互借力”的模式是沁县漳源镇乔村“村企共富党建联盟”的一个缩影。
乔村位于沁县县城西北方向,距县城14公里,距漳源镇政府8公里,辖1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总面积4.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00亩,全村共232户559人,村“两委”干部5名。2016年村内依托县裕泰中药材种植合作社与振东药业合作,发展中药材种植,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村内村民脱贫致富,但中药材种植见效慢,技术水平要求高,产量随病虫害、降水量而上下波动,发展效益不够明显。为进一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2017年,乔村认真探索产业项目,吸引大象农牧集团到村投资,采用村企合作经营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生猪养殖项目。
近年来,乔村紧扣“强企富村”“带动发展”“融合共赢”的理念,按照“以企带村、以村促企、双向联动、互利共赢”的总体思路,通过深化村企联建,推动村企抱团发展,通过经营猪场和光伏发电站,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66.8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51.8万元(猪场收入50万元,集体机动地种植胡萝卜收入1.8万元),100千万光伏发电收入15万元,目前都成效明显。2021年,乔村还被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了“省卫生村”荣誉称号。
(资料图片)
经过连续几年的探索发展,乔村立足实际确定好了发展项目,通过合理规划选址、积极争取资金、创新经营模式等方式,依托龙头企业,引进专业技术,实现科学化、专业化养殖,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向规模化、长期化、市场化方向发展,推动农民有技术、产业能持久、经济稳增长。
精心谋划选址,争取帮扶资金
2017年,时任乔村第一书记尚小岗同漳源镇党委、村“两委”经过实地考察走访,立足本村实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对猪场选址进行了充分论证,选在村外1000米处,紧邻漳开线,既不影响村民正常生活,也方便公司对外运输。选址完成后,乔村第一书记、工作队与县扶贫办争取扶贫项目资金63万元,漳源镇党委向县扶贫办申请产业项目资金,陆续争取扶贫资金90万元。同时村“两委”干部积极与农户协商,采取农户通过小额贷款入股合作社,合作社在合约期收益后按照农户入股资金进行分红的方式,12户农户每户5万元共筹措资金60万元,项目启动资金达到213万元,2019年建成猪场并投产。
探索发展模式,筑牢技术支撑
确定项目后,乔村经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最终确定了村企合作经营的发展模式。村集体成立沁县旭发畜禽养猪专业合作社,依托大象农牧集团,聘请集团内专业性强的技术指导员进行为期三个多月的驻村蹲点培训,极大提升了养殖人员的养殖技术和抗风险能力。大象集团提供猪苗和饲料,合作社负责养殖,达到出栏条件的由大象集团负责销售,设置的收购保护价大大降低了养殖风险,为发展壮大村集体收入提供了保障。
注重积累经验,效益稳步提升
2019年底猪场建成投产,一期投产1棚,购进仔猪1230头,养殖周期7个月,出栏成猪1189头,村集体实现纯收入28万元。2020年村委将28万元村集体将收入全部用于再投入,建设600立方米的化粪池和无害化处理池,硬化养猪场场地2000余平方米,并配套建设相关基础设施,购买第二棚设备,购进仔猪2300头,养殖周期7个半月,由于仔猪问题,死亡率高,防疫等费用增大,出栏180余头,第二棚效益没有达到预期。2021年,合作社经过充分吸取上一年经验教训,在仔猪品种上严格把关,注重猪苗质量,购进优质猪苗2000头,注重防疫消杀,改进养殖饲喂方法,经过7个月的养殖,出栏1965头,村集体实现纯收入50万元,猪场收益取得了新的突破。在保障村民分红的基础上,村集体将剩余收入用于猪场内水电设施更新、消毒间和消毒器械间扩建、对猪场内职工的住宿和办公场所改建,进一步提升了猪场的科学化管理运营水平。
收益分配使用,实现强农惠农
乔村猪场收益逐年增加,3年来猪场共为村集体增收78万元,带动45户61人实现人均增收1万余元,为村内无4户劳动力困难户、大病户发放7000元救助金。提供公益性岗位40个,人均年收入增加1000余元。集体收入的增加也推动改善了村内的基础设施,2020年新建排水渠650米,修整坑洼田间路4500多米、村外排水渠2000余米,实现了村内每块地都能通农机具,极大程度方便了村民耕作。对村内道路两侧房屋院墙进行白化,种植行道风景树1425棵,新增绿化面积约1270平方米,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村民幸福感大幅提升。
村向企借“优势”,企向村借“资源”。开展村企联建,群众有需求、企业有意愿,把群众需求回应好,把企业的意愿引导好,通过“双向借力”的深度融合发展模式,村企共谋发展,让沁县乔村的乡村振兴步伐加快、后劲更足。(郭学红)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