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枯笔”的应用,掌握这种技巧,让您的兵器库又多一种武器

2023-08-24 11:52:00     个人图书馆-攸州刀郎

王羲之书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凡作一字,或类篆籀,或似鹄头;或如散隶,或八分;,或如水中蝌蚪;或如壮士佩剑,或似妇女纤丽”。特别是这句“虫食木叶”精彩形象的描述了枯笔在线条中的效果。为了把枯笔技巧讲清楚,还是按老规矩,先举例、再分析、后总结;这样有理有据有图像,看得更加直观一些。希望这篇小短文能帮到大家。


【资料图】

我们先看一下国展入选的图例:(尽量把五体找全)

第一组:楷书

第二组:隶书作品

第三组:篆书作品

第四组:行书图例

第五组:草书图例

以上五种字体,小编都用红线做了标识,一眼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使用枯笔的位置。重点来了,为什么这些国展作品,作者都喜欢大量的使用枯笔呢?

清人蒋和将空白进行了分类:“布白有三,字中之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

章法的布局,黑白相生,高手往往既白当黑。以黑入笔,以“白”做眼,就像美女的眼睛。

既然想写枯笔,我们必须想弄清楚枯笔的几种表现方式:正常情况下分为五种:

之一:中间黑,左右两边有摩擦“白毛”状,有没有一点虫子吃了树叶的感觉?

之二:两边黑,中间有摩擦的“白毛”状

之三:整个线条有呈“白毛”状,给人朦胧感,像雾、像气、像女人的心情——介于看清和看不清楚的中间。

之四:线条的形状,尤如女孩子梳头的梳子,上粉的毛刷,这是一种“万毫齐力”的表现,如米芾所言的“刷”尽含此意。

之五:力量和节奏的推进

行笔过程一节一节的递进,平刷和绞转同样可以使用这一技巧,如今国展教学中常常提到的形象的词语“麻花绞”“竹节推”像女孩子的大辫子,一束一束的交织在一起。

使用枯笔,分享一点个人的经验,参考需谨慎。之一:毛笔含墨量过多是不可能写出枯笔来的,这是主要的因素。书写时准备几张餐巾纸一类的吸水纸,用吸水纸来调整毛笔墨水含量,想要达到某种程度,用这种“故意做”的方式来练习,提高枯笔书写的能力,进步自然就快。

之二:线条单一运行是不可能写出丰富的枯笔。这里涉及到笔法的问题,三言两语说不清。有了枯笔的技巧,兵器库自然又多了一种武器,可以更好的为章法服务。下面谈一下枯笔的运用:

孙过庭云:“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分布”即指单字结体空白的造型,空白从一定角度能影响字的平正与险绝。

第一:密集型

飞白的线条交织缠绕在一起,哪怕线条运行再慢,表现在纸上的也是非常灵动。例如我们把车停在路边,身边的车前行,感觉好象自己这部车也在动。这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欣赏视觉造成的,如果在车外就没有这种感觉。这里又涉及到人的思维和视觉代入问题,这种情况在书法中也是存在的。

很密而且很细的线条组成的汉字,很粗很长的线条组成的汉字,高手常常故意用这种线条进行搭配,给人一种厚重和力的缠绕的视觉享受,细品就有一种压迫感,也是增加视觉效果的一种手段。我们看颜真卿《祭致文稿》是不是有点这个意思?

第二:空疏型

空疏是相对密集而言的,往往给观者“空虚”的感觉。古人常常说“疏可走马”就是用枯笔的线条再加上“空疏”的笔画,这样白的面积就显得更大,如蓝蓝的天空,有些“稀疏”的白云一样,蓝色就显得更蓝。(看上图)书法上也经常用这种技巧来表现。

右边紧密给人一种安静感,左边笔画少,利用枯笔,大量的增加的留白的面积。细细品味上面这张图片,

从右边向左边看,随着线条运行,随着节奏的提案顿挫,代入作者的情感,您会感觉到创作者的激情,这就是静与动、快与慢、枯与润给人的视觉冲击。

在书法专题训练时,经常用这招,特别那些学生创作没有激情,书写没有节奏感,让他们多看一些这种“带劲”“刺激”的局部,如吃川菜一样来麻辣自己,刺激自己,慢慢的就找到了感觉,这也是“激情训练”的技巧之一。很多学院常常采用“一笔书”来专题训练孩子们,让孩子们去找感觉。

今天所讲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言多必失,肯定有很多错漏的地方,请批评,请指正,四海易术拱手!

关键词:

相关阅读